大學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
除了專業的知識
我們還應該學到什麼?
經過國高中的壓抑
我們到了大學,發現自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
於是翹課、出去玩、選擇各式各樣有趣的事情做
我們累積了許多旅行
我們增加了許多回憶
有的人,還是在意成績,於是努力,於是歐趴
有的人,坦然就是要玩,不顧一切,當得亂七八糟
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
取決於自己
當大學的教育,當一間大學只是一個知識販賣的場所
那麼沒有修到25學分是否可以退費?
那麼遇到敷衍的老師是否可以退錢?
我們學習這些專業知識
以期未來能在工作上應用
翻開校友目錄
並不是每個人都留在與科系相關的職業
那麼,大學教育應該教給我們的,還有什麼?
對於大學,我有著期待
隨著成為了大學生的時間而逝去
大一剛進來,想著自己要認真,要念碩士
然後發現其實也不是這樣
研究所應該是經驗的分享而非單純的資料整理
應該先工作然後再回到理論看是否實踐
或許吧或許是這樣
大學的教育
更應該給予的,是否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從來沒有人想過,一個高三生,如何能夠選擇他未來的方向?
萬一這個方向不是他要的
只有重考一條路嗎?
只有勉強畢業出國重新念一個自己喜歡的學位回來嗎?
如果在大學的時期
我們從來都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對於學校的政策還像個高中生一般總是提出無建設性的建議
對於活動的舉辦好像連高中生都不如的自己覺得有面子就好?
如果從來都沒有人教導過我們該如何思考
我們是否也從來都不會思考?
到底是教育出了問題,還是我們?
每個人都說出了社會,社會會教導我們很多
那麼,大學教育的目的,就只是販售知識罷了
換環境面對的適應期與新鮮人面對社會的適應期截然不同
於是出現了啃老族草莓族
社會只會罵新世代的我們沒有抗壓性沒有思考能力
但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要有
我們也從來不覺得要有
因為大學的教育就是這樣
我們只需要學好知識
其他的,沒人會管你
於是
困惑了
是不是一個人在一間台東的小民宿打工換食宿,都會比現在好?
我們都很困惑
這個困惑,某天可能就會被淡忘然後消失無蹤
或者,只有我有困惑。